■ 邹龙权
再去郧西五龙河时,我发现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秀、植被更茂密了。更让人称奇的是,水中鱼儿成群结队,尤以野生桃花鱼为甚。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五龙河水质清冽,却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桃花鱼。后来查证得知,桃花鱼本就是清洁水体的指标性物种。水越清澈,它们长得越矫健。可以说,桃花鱼是水体中的“梅兰竹菊”,是鱼类中的高洁之士。
小时候,我们称它为黄豆瓣子鱼,又称桃花瓣子鱼。它背插黄旗、身穿彩衣,不光长得俊俏,且肉质非常鲜美。每当放学回来,我们用铁丝鞭子打过鱼,用针做的鱼钩钓过鱼,用各种渔网捞过鱼。整上十几条桃花瓣子鱼,用柳树条子一穿,提着一串鱼儿左右摇摆,那感觉如同将军凯旋一般。
回到家,我们急急忙忙地用青桐树叶或柿子树叶包上鱼,放在火上烧,或者放锅里用油一煎,那香味让人垂涎三尺。那是一道美妙的童年味道,是一段美丽的童年记忆,我们称之为“舌尖上的桃花运”。
游五龙河时,景区工作人员让我给景区提点建议,我不假思索,提出每年秋季鱼虾肥美之时,划一片特定区域,举办一个钓鱼大赛和烤鱼美食节。划定区域是为了保障安全,放在秋季是为了合理利用鱼资源。
看到每个潭水中都有成群的桃花鱼,或游,或跃,或晒鳞,或悬于水中,我甚是羡慕那些“游若无所依”的鱼儿,突然想到庄子也曾喜欢过鱼。《秋水》中写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二人的争辩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此刻我与庄子一样,感觉和鱼儿一样自由与快乐。
石质水潭,清冽见底,怪石嶙峋,再游来一群群桃花鱼,更觉潭水之灵动与秀美。凭我多年的游历经验,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小石潭,有灵动的鱼儿,却无如此清冽的水质与漂亮的石岸;长白山天池的小石潭,有漂亮的石岸与清冽的水质,却无灵动的鱼儿。我若有柳子之文采,定要写一篇五龙河版的《小石潭记》。
一路前行,还可遇见各种姿势的“鱼跃龙门”。那些桃花鱼或三三两两勇上潮头,或接踵而来跃过瀑布。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再跃,它们没有放弃与停止。不时可见一条鱼儿飞越几米高的瀑布,让人啧啧称奇。我十分好奇,小小鱼儿竟能飞过比它体长十几甚至几十倍的高度,力量竟如此之大!跃上一个险滩并未停息,稍作整装又出发。何处是终点,何时停下飞越的脚步?可能它的生命就是一个不断飞跃的过程,生生不息,勇往直前,不知疲惫。
看着一群不停向前的鱼儿,我甚是感慨。它们靠的就是这种永远向上冲的精神,赢得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胜利,在大自然中生存了几亿年,还将会继续生存下去。天行健,大自然中的万物永远保持矫健的前行姿态,来接受物竞天择大道的选择。
五龙河的桃花鱼,是一群永不躺平的鱼儿,是一群永远力争上游的鱼儿,真是一群漂亮的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