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数字报首页 > 2019年06月17  星期 > a11版-辉煌50年 > 正文
 [字号   ]   
成长的十堰化蛹成蝶

■十堰市高级技工学校 孙仲华

“巍巍武当山连绵,悠悠汉水浪滔天。国家备战建三线,十堰小镇得变迁。千军万马如潮涌,老白公路一线牵。搭架窝棚搞基建,风餐露宿心也甜。修建襄渝钢钎砸,炮声隆隆震云天。幢幢高楼平地起,座座厂房连成片。机器轰鸣马达响,工人忙碌干劲添。生产军品上民项,重轻微轿肩并肩。东风吹进千万家,车城连年谱新篇。”这段文字,是笔者对十堰这座城市的简要概括和描绘。

众所周知,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车城。我们是十堰发展的开拓者、建设者;我们是十堰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今天我们虽步履蹒跚、脊背微弯,但内心感到由衷的自豪。随着时间流逝,我们身上留下许多印记,那是与十堰共同成长的经历。

十堰不是靠喊喊口号、说说笑笑、凑凑热闹就能发展起来的,她,经历了几十年化蛹成蝶的蜕变,由许多精彩故事编织而成;她,饱享了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依靠的是千千万万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建设起来的。

那时的十堰不太像城市

1970年,为修建襄渝线,我们部队驻扎在十堰,团部设在黄龙,我们连队在现在大峡的“长潭沟”、“青石沟”隧道附近。1972年春节前夕,因施工任务的需要,我们将移防到谷城,移防前连队组织部分干部战士成立小分队,负责检查群众纪律。当时正值春节前,这山沟里很闭塞,也很贫穷,家家户户在那个“红薯干当主粮”的年代,还是因陋就简地忙乎着过年的事。我们走到一农户门前,见一位老大爷在为一小男孩理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用一块旧铁皮在石头上磨锋利后剃头发,只见那小男孩头上露出几道血痕,此情此景令人叹息。

1976年,我带着纯真和激情从部队转业到十堰。那时的十堰仍是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就从现在的火车站一直到六堰,马路两侧,一边建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平房和少量的低层楼房,另一边基本上都是长着庄稼和蔬菜的农田。狭窄的泥巴路上跑的是毛驴车,路边的驴粪随处可见。当年流传的一段顺口溜至今还记忆犹新:“斗笠当锅盖,下雨打伞头朝外,毛驴车比汽车跑得快,电话没有走路快,挖出石头当煤卖。”这就是当年十堰的真实写照。因我是外省人,到十堰工作后回老家探亲或是因公出差,当亲戚朋友或别人问我在哪里工作时,我回答“湖北十堰”,人们流露出茫然的表情。他们对“十堰”这个名字非常陌生,必须赘述“湖北十堰”就是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地,这时才会点头示意。

到十堰工作的那年,单位给我配置了一辆永久牌加重自行车,还荣幸地分得了一张棉絮票。正是这两件宝贝解决了我工作和生活上的两大难题。刚接受工作任务时,领导分配我负责招工工作。当年,大量下乡知青分布在当时的八大公社。因工作原因,我需经常下乡调查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把握推荐选拔程序、解决纠纷等。当时的十堰、二汽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时期,对人员的需求量很大,每年基本都要招收两千到五千人。那时交通条件很差,是这辆永久自行车帮了我的大忙。当年我年轻力壮,干劲十足,从六堰骑自行车到白浪、花果、黄龙那是家常便饭。那时的道路坑坑洼洼,沙窝子很深,尘土飞扬,每当我骑到目的地时,汗流浃背,浑身灰尘。为了自己的形象,我总是到河边用手帕洗把脸,扑打一下身上的尘土才去公社、大队找相关人员办事。虽然有点狼狈,但一点没有苦和累的感觉。特别是有这辆“专车”陪伴着我,反倒感到十分风光,无比自豪。

刚到地方工作不久,就进入冬季,因从部队下来只有一床薄薄的绿军被,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冬天比现在寒冷得多,在举目无亲的情况下,怎么熬过这个寒冬呢?巨大的问号在脑海中盘旋。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正在发愁之际,单位把分配到的一张棉絮票给了我,那真是雪中送炭。是这床棉絮被让我安全地度过了那个寒冬,是这床棉被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党给予的温暖、组织上的关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不由得使我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终身难忘。

那个年代几乎什么都是凭票供应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岁月里,我们年轻人一个月36元工资,加上2.5元粮贴,月总收入38.5元,每月25斤粮票。经济上捉襟见肘,大小伙子能吃能喝,25斤粮票,常年只能处在半饱半饥饿中,勉强维持生活。机关干部职工一个礼拜只休息一天,每个星期六下午劳动半天,基本上雷打不动。一是为了增强劳动意识,二是只要全勤参加,每月还有2斤粮票补贴,这对参加劳动者也是一种激励。为了表现自己,也为了2斤粮票,说什么也不想拉下一次。因工作需要有时去省城开会或者出差,回来时乘夜车坚持不坐卧铺,那时武汉至十堰火车硬座票价是10.5元,如果不坐卧铺回来,报销时可获得3元多钱的补助。年轻嘛,用困和累换来一点经济补偿,心安理得,乐此不疲,第二天照常上班。

回想当年的计划经济年代,人们的基本生活物资十分匮乏,几乎什么都是凭票供应。什么粮票、肉票、油票、布票、糖票……各种票票满天飞,省吃俭用不妄为,有票也得排长队,无票只能掉眼泪。曾记否,二汽职工中有不少是上海人,他们只要回去探亲,亲戚朋友和同事都会找上门来,拜托从上海捎点东西。什么服装、鞋袜、衬衣假领、大白兔奶糖、五香豆、老油豆干等等,五花八门,各有所需。当探亲职工回来时,你一点,他一点,集少成多,一个人都要背三四个大提包,交通不便,乘船转车累得想哭。当年人们的生活就是这么艰苦。

再说二汽的发展也不是顺风顺水的,同样经历了艰苦跋涉的过程。建厂初期,人们住的是芦席棚、干打垒房。开始起步生产越野车,手工制作,刚生产出来的汽车被人们调侃道:“看起来呲牙咧嘴,跑起来摇头摆尾,停下来漏油漏水。”经过近十年的努力,1978年底,由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上级命令二汽生产一千辆2.5y越野车装备部队,送往前线。由于这种越野车性能好,爬坡能力强,为赢得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一炮打响,享有王牌车、英雄车美誉。但是好景不长,正在人们兴奋之时,由于形势的变化,1980年,国家计委、建委、经委通知二汽缓建,这好似晴天霹雳。但二汽人没有气馁,大胆地提出不要国家投资,量入为出,以滚雪球的办法,用了6年时间,自筹资金五亿元,继续奋斗。到1986年开始上十万辆汽车生产能力,由此扭转了乾坤,重振了雄风。规模效益的产生,不仅使企业蒸蒸日上,职工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职工们分到了新房,过年过节分配的生活物资十分丰富,都吃不完。当时只要有一个人在二汽工作,全家都感到无比自豪。

从一个封闭的小山沟化蛹成蝶

建市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十堰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变,从一个封闭的小山沟化蛹成蝶,飞速发展成为南北文化交会的典型移民城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国民经济、财政收入、经济实力也奇迹般攀升。作为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天的十堰旧貌换新颜,林立的高楼、繁华的闹市、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宽敞的马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机场、动车以及在建的高铁,使交通越来越便利;旅游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展示了十堰人生活的美好。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十堰的飞速发展,倾注了一茬又一茬领导的心血;十堰的飞速发展,凝聚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如今十堰号称“东方底特律”,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基地,现有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近千家,汽车制造业资产过千亿元,年汽车生产能力达100万辆。十堰人精心打造的“仙山、秀水、汽车城”三张名片,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惊艳。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有删减。)

本期推荐新闻
关于我们网站团队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秦楚网(10yan.com)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十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十堰日报社 
编辑部:0719-8118833 广告部:0719-8118988 技术部:0719-8616541 
推荐显示设置:1024像素*768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