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暖,市民出游的热情持续攀升。“99元国内游,连吃带住玩两天;跨省游五地仅需499元……”这些广告看似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实则暗藏着诸多陷阱。一旦游客不慎踏入,会面临强制购物或行程被缩减等不公待遇。市民应提高警惕,自觉远离“不合理低价游”产品。
■记者 周仑
1
探访
低价旅游团
暗藏消费陷阱
在出游热潮的推动下,市场涌现出各式各样的旅游产品。其中,个别以超低价格和夸张服务承诺为卖点的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这些看似性价比超高的产品背后,实则暗藏着诸多消费陷阱。
3月7日上午,记者经过多方打听,成功加入一微信群。群内正在推送的旅游广告海报上,价格十分诱人。其中一条名为“湘南有味,巡游郴州”的4日游路线,标价仅99元。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这么低的价格,游玩体验能有保障吗?”对方回复道:“您尽管放心,我们的路线都是精心安排的,虽说价格低,但服务质量绝对有保障。”
进一步了解后,记者得知该微信群由外地一家旅行社组建,主要面向周边省市的老年群体推出各类低价旅游团。据群内工作人员透露,已有十堰市民提交了报团申请。
62岁的宋女士是一位旅游爱好者,退休后,经朋友介绍,加入过不少此类微信群。宋女士告诉记者,消费者在报名时被告知是纯玩团,不会安排购物环节,但实际参加低价旅游团后,情况往往与宣传相差甚远。“出发后,导游虽声称是纯玩团,但在游客休息等待前往下一个景点时,休息地点周围全是购物店。”宋女士说,此时销售人员会热情地围上来,推销各种商品。“虽说购买是自愿的,但部分游客还是经不住诱惑,当场购买了不少商品。回家一算账,发现花费并不比普通旅游团少。”
此外,低价旅游团还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参加过的市民反映,住宿方面,降低标准,房间设施陈旧,卫生状况令人担忧;餐饮方面,饭菜的品质和分量难以满足需求;行程安排上,导游为节省成本,常带游客前往免费景点,或者缩短景点游览时间,使得游客仿佛陷入“特种兵”式旅游,疲惫不堪,无法尽情领略当地的美景。
在城区一家旅行社,记者遇到了正在咨询的市民刘先生。刘先生表示,他平日工作忙,没时间规划旅游行程,看到本地旅行社推出的几条旅游路线,觉得很划算,便打算报团出游。“我签的是全国统一旅游电子合同,所有行程安排都明确写好了,没有购物环节,价格适中,应该挺靠谱的。”刘先生说。
2
剖析
探寻低价旅游团的成因
如何鉴别“不合理低价游”呢?记者采访了湖北易游天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负责人全勇涛。
全勇涛表示,一些周边游、乡村游、景点游等路线,由于成本较低、内容相对简单,价格自然不高。而一些跨省跨市游的低价旅游团,为降低成本,往往采取引导游客在购物点消费获取提成、将交通方式改为低成本大巴车、部分景点门票由游客自费购买等手段。
全勇涛解释道:“大部分不合理低价旅游团出现在跨省跨市游中,主要通过微信群等网络渠道传播,目标群体多为老年游客,看中的就是老年人渴望出游又想省钱的心理。”
近年来,十堰文旅部门大力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在本地旅游市场形成了有力震慑,行业环境得到优化。“几十元几日游省外的情况在十堰不存在。”全勇涛说。
那么,十堰本地究竟有没有“不合理低价游”这种现象呢?记者对城区部分旅行社进行了暗访。深入了解后发现,除了周边乡村景点单日游价格仅百元属于正常情况外,跨省跨市多日游价格均在千元以上。同时,旅行社要求顾客先确认好行程单、个人意外险等自费项目,再签订协议缴纳团费。
在十堰市春秋国际旅行社,记者了解到,该旅行社推出的云南双飞6天5晚旅游路线,费用为2980元/人,行程安排合理,无购物点与自费项目。
记者在同程旅行网六堰门店看到,北京双卧7日游价格为1480元。“我们行业内部坚决抵制低价旅游团,这类团不仅服务质量差,游客安全也难以保障。”该门店工作人员温雅莉说。
记者从我市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开通的旅游团路线大多前往热门城市,如海南、浙江、云南、北京等地,相同路线和服务的旅游团费用相差不大。
3
提醒
市民如何应对“不合理低价游”
消费者该如何辨别并挑选合适的旅游产品呢?
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避坑”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旅游产品主要服务项目的实际市场价值。“比如十堰往返海口的普通座位航班价格在900元至1400元不等,如果某产品声称888元双飞三日游海南还住五星酒店,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即便旅行社理论上能以极低价格拿到机票,但加上食宿、景点服务等硬性成本,这个价格肯定是亏本的。”该工作人员解释道。
这名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选购旅游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旅游合同,明确旅游行程、服务标准、费用明细等内容,防止掉入消费陷阱。要选择正规旅行社,查看其资质和信誉,签订全国统一旅游合同,切勿选择无资质的“黑旅行社”,也不要通过微信群等不正规渠道订购旅游产品。
在出境旅游时,游客须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地方风俗习惯,注意言行举止。旅游行程中,不参观或参与博彩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活动,不前往未经国家公布的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若在旅游过程中遭遇擅自变更行程、强迫购物等消费问题,应及时向所在地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旅游市场的繁荣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下“一切皆可文旅”的时代,各地景区和政府部门纷纷创新举措,从大力推广到优化服务,旨在塑造良好形象,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市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然而,面对低价陷阱,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看清“不合理低价游”背后的隐性成本——看似节省了开支,实则可能牺牲了服务品质与旅行体验,甚至陷入消费纠纷。消费者应选择正规产品、签订规范合同、留存消费凭证,以理性的态度抵御诱惑。只有让旅游回归“诗与远方”的本真,才能让每一段旅程都成为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邂逅,而非一场精打细算的博弈游戏。